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介绍
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前身为2001年创办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,2021年更名为现名。作为省级示范专业、广东省二类品牌专业,现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汽车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。专业依托汽车类国家级实训中心(汽车技术类专业公共实训中心),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(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基地),广东省汽车技术类专业公共实训中心(新能源汽车技术实训中心),顺德区机动车维修协会人才培养基地等实训平台,与广东省汽车龙头企业建立深度产教融合机制。专业是全省首批试点专业开展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试点单位、教育部高职行动计划生产性实训基地、全国首批1+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(省办公室单位)。
一、人才培养
培养目标:面向智能网联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需求,培养掌握整车装调、智能检测、故障诊断等核心技能,兼具汽车数字化服务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。毕业生可胜任研发辅助、智能制造、检测维修、技术服务四大岗位群,覆盖"研发-生产-售后-衍生服务"全产业链。
核心能力培养:构建"双主线、三融合"课程体系;汽车智能制造主线:涵盖机械制图、汽车构造原理、汽车电子控制技术、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14门核心课程;智慧服务主线:设置Python编程、车联网数据分析、汽车金融保险等6门数字化转型课程;岗课赛证融合:将1+X证书标准、技能大赛要求融入实训体系,配套开发虚实结合的AR/VR教学资源。
二、师资条件
教研室有专业教师9人,其中正高职称2人、副高职称3人。博士5人,广东省职业院校教学名师1人。兼职队伍达25人,其中“省级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”3人。近年来,完成建设教育部汽车教指委精品课程1门和资源共享课3门,省级精品课3门,出版教材18本。主持科研纵向及横向课题28项,其中国家级2项,省级6项。主持教研教改课题22项,其中省级15项。获专利授权54件,其中发明专利10余项。
三、实训条件
专业实训场室面积约4200平方米,设备和仪器价值2600 余万元,其中大型专用仪器设备136台。于2005 年引企入校,由森达美信昌机器工程(广东)有限公司提供价值达900余万元的维修和教学设备,在校内共建了既是企业维修车间,又是员工培训基地的生产性“工程机械培训中心”。
四、专业特色
校企深度合作,培养技能型人才。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15个,省级奖项60余 个,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。
2004年:与广东新协力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;
2005年:引企入校,由森达美(信昌)机器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价值达889万元的维修和教学设备,在校内共建了既是企业的维修车间,又是员工培训基地的生产性“工程培训中心”;
2009年:作为全省第一批试点专业开展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试点,构建了中高职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;
2015年:与合福、合丰等4S店开展现代学徒制校内试点;
2019年:与途虎养车、车保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省级试点;
2020至2025年: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、广汽传祺汽车销售有限公司、蔚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大型知名企业,建立校企合作,联合培养专业学生。
五、主干课程
发动机构造与原理、汽车底盘构造与原理、汽车电气检测与试验、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、汽车底盘车身电子控制技术、车载网络系统的结构与检修、汽车检测与试验技术、新能源汽车技术、智能汽车控制技术、汽车保险与理赔、工程机械基础与操作。
六、就业去向
毕业后可从事汽车装调测试、汽车维修、汽车检测、汽车营销及汽车售后服务等技术和管理工作;也可以从事汽车改装、汽车美容、汽车维修服务顾问、旧机动车评估、汽车金融、汽车保险与理赔以及工程机械维修等工作。
毕业生可获得若干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。专业近三年就业率大于98%,超30%毕业生进入汽车头部企业,2024年毕业生平均起薪达5500元/月。